4月29日,中共外交部針對美中貿易戰發布了一個視頻《不跪》。4月30日,中共外交部確認將解除先前對5名歐洲議會議員的報復性制裁,忽然主動向歐盟讓步。中共號稱「不跪」美國,卻轉而公開向歐盟「下跪」了,同時又偷偷豁免對美國的部分報復性關稅,實際暗自也向美國跪了。中共口頭上叫囂「不跪」,實際行動上確實是「跪」了,暴露了中南海的心虛。
中共先跪歐盟恐適得其反
4月30日的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,有記者提問:中方準備解除對5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,這將為雙方恢復外交接觸掃清道路。這些議員因批評中國人權狀況而在2021年受到制裁。中方是否認為這有助於歐中貿易談判?
發言人郭嘉昆稱,希望可以「促進貿易」,中歐關係「面臨重要機遇」。
中共急於改善與歐洲的關係,試圖以此應對美中貿易戰。然而中共不跪美國、卻先跪歐盟的做法,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。
歐洲議會議長梅索拉(Roberta Metsola)對此發出聲明說,「我們與中國(中共)的關係依然複雜且多面。」由歐洲18個國家官員組成的「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」(IPAC)發聲明表示,「這些制裁從一開始就毫無根據,部分撤回也不應換取實質回報,更不應誘使在重大議題立場上的軟化。」
聲明還直言,這是中共的明顯選擇性行為,意圖選擇性修補部分外交管道,「撤銷制裁並不能解決歐中經濟關係中深層次的結構問題。即使沒有制裁,歐洲仍面臨對中國的結構性依賴、產能過剩及市場扭曲等重大挑戰……在當前經濟脆弱的情勢下,歐洲唯有保持警覺、推動多元化布局並提升韌性,才是正確方向,而非貿然恢復跟中方的『一切如常』的經貿模式。」
歐盟清楚中共選擇性「下跪」的動機,挑明了歐中貿易和美中貿易實際面臨同樣的問題。如果美國通過貿易戰迫使中共改弦更張,歐盟就有理由也這樣做。中共「意外」對歐盟讓步,自行暴露了內在的虛弱,外界都知道了中共可以讓步,歐盟也會更加堅定解決歐中貿易不平衡的信心。
美國正推動俄烏停戰談判,中共卻在極力試圖攪局,這是歐中關係改善的另一個根本障礙。中南海擔憂歐盟仿效美國,也對中共發起貿易戰,但中南海試圖避重就輕的示弱舉動,反而增加了歐中貿易戰的可能性。美中貿易戰把中共逼到了牆角,歐盟正面臨一大機遇,只要和美國聯合起來,就能令中共更快地「下跪」。
弱者才會談「不跪」和「持久戰」
中共外交部發出視頻《不跪》,稱「屈從霸權如同飲鴆止渴」,卑躬屈膝只會引致步步緊迫。
不少網友諷刺道,「不跪這個詞用在這不夠好。」「當嘴上說不跪,不代表心裡不想跪,也不代表就會站著,還可以趴著躺著嘛。」「奴才才會想出不跪兩個字。」「人家要你談,你不談(偷摸跪)還說不跪。你這個大外宣小編水平也就小學三年級,不能更高了。」
御用文人們用「不跪」這個詞,恐怕不是想不出其它詞彙,而是因為這更像中南海高層們真實心態的自然流露,甚至是某個高層人物順嘴說出來的話。
中國古代,大臣要跪君王,下官要跪上官;大家庭裡,晚輩要跪長輩,以示尊卑、恭敬。如今這些已被淡化,但老百姓遭遇刁難時,仍會對中共官員下跪,無奈地乞求放手。中共對美國偏偏用「不跪」一詞,等於承認自身實力不如美國,承認貿易戰打不過美國,但又極不甘心。
古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,自願臣服的國家派出使臣,要跪上國的君王;但對等國家之間,使臣因為代表自己的君王,往往不跪他國君王。美國政府根本沒有要求中共代表下跪,中共卻自稱「不跪」,硬把對等談判搞成了附屬國對宗主國式的朝賀,中南海可謂自慚形穢。從先前的「平視」美國到現在的「不跪」美國,落差太大。
中共「持久戰」的說法同樣在自我貶低。中共宣傳的「持久戰」出自毛在抗戰時期的一篇文章,自詡高明;無論怎樣說,就是承認對手太強大,己方不斷儘量拖時間,等待外部重大轉機。中共並不想真正抗戰,相反卻利用日軍侵華而保命、保存實力,等著國民黨在正面戰場被消耗後,再打奪權的內戰。
如今,中共又拋出「持久戰」,等於承認打不贏貿易戰。中共指望不上哪個國家真能幫著對抗美國,俄羅斯、伊朗都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,都在和美國談判。中共和當年一樣,又一次為了保自己的命而拋棄了中華民族的利益。
中共「下跪」的機會在變少
中共一再公開否認與美國的接觸,但4月28日,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證實了美中高級經濟官員在華盛頓的會晤,並稱中共只是在「迎合不同的受眾」。
4月29日,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又說,美國是貿易逆差國,「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們會看到,北京的關稅對中國來說是不可持續的……中國可能很快就會失去1,000萬個工作崗位。即使關稅降低,中國也可能失去500萬個工作崗位。」
然而,中共實際在悄悄「下跪」。中共海關在暗自豁免某些美國商品的關稅,包括芯片、醫療設備、乙烷等工業化學品、疫苗和飛機引擎等130多種。
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約1,435億美元商品,前五大類別為:礦物燃料,占比14.1%;機械器具,占比12.1%;電機、電氣設備,占比11.1%;光學、照相或外科等精密設備,占比7.8%;油籽,占比7.7%。
中共可能暫停購買美國的礦物燃料,比如天然氣、石油等,但歐洲和其它國家會照單全收。其餘的美國高端產品,中共必須買,只能私下豁免關稅。
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約4,389億美元的商品,前五大類別為:電機、電氣設備,占比24%;機械器具,占比17.6%;家具、寢具,占比6%;玩具、遊戲運動產品,占比5.1%;塑料製品,占比4.5%。
按照川普(特朗普)的說法,從中國進口的很多是非必需品,或者說是低端產品,基本可以找到替代來源。中共指望美國物價因此大幅上漲,但這些商品價值較低,消費者也不是非買不可,影響有限。對消費者影響較大的汽車關稅,川普及時宣布了一些退稅政策。
4月30日,川普公開表示中共是貿易上的「頭號掠奪者」。中共號稱「不跪」,還宣稱「持久戰」,但時間對中共卻不利,等美國和各國達成協議,供應鏈迅速完成轉移,訂單流失殆盡,中共「下跪」的機會也就沒了。
中共的關稅報復遊戲眼看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,中南海才冒出了「不跪」和「持久戰」的蹊蹺說辭,試圖掩人耳目。但中共明著跪歐盟、私下跪美國的做法,等於自行扯掉了遮羞布,現出了虛弱的原形。
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。
(轉自大紀元/責任編輯:劉明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