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02日訊】自美國總統川普加徵對等關稅以來,北京加大了拉攏歐盟的力度。4月30日,中共撤銷對5名歐洲議員的制裁,此舉引發歐洲官員的警惕。
歐洲議會主席梅索拉4月30日在主席團會議告知,中共決定取消對歐洲議會部分議員和人權委員會的制裁。
主席團強調,解除制裁併不意味歐洲議會將忽視歐中關係的持續性挑戰。
梅索拉表示,「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仍然複雜且多面,最好的方法是透過交往和對話來處理它。」
中共於2021年對歐洲議會5名議員和歐洲議會人權小組委員會進行制裁,以報復歐盟因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共官員進行的制裁。
中共報復性裁導致歐洲議會停止所有與中共官員對話,並凍結當時歐盟與中共即將完成簽署的「歐中全面投資協定」。
中共在2024年9月開始尋求與歐洲議會重建對話,雙方才逐步恢復接觸與溝通。
而中共此次解除對5名議員制裁,專家認為,中共拉攏歐盟的意圖明顯。
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:「中共來講它面臨著美國關稅的壓力,所以它想拉攏歐盟。所以它撤銷了對這些議員的制裁。其實它本來的制裁就是一個無端的、沒有理據的、或者說是對自由社會這些人士發表正當言論的報復性行為,它理應撤銷。」
但中共撤銷制裁措施也是有選擇性的。
李元華:「它實際上制裁的人非常多,包括一些研究人員,還有一些社會機構人員。它現在撤銷的是歐洲議會的官員。所以你看它選擇性的,也是有條件的撤銷,而不是真正認識到自己這種制裁是無理的而撤銷。」
中共外交部發言人4月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沒有證實撤消制裁一事。但他稱,今年是雙方建交50周年,「中歐經貿合作優勢互補、互利共贏」。
旅美時政評論員邢天行:「習近平對川普政府的高關稅採取了一種非常強硬的立場,這把中國的經濟推到了一個幾乎是死境。所以他在這個時候試圖改善與歐盟的關係,對歐盟放軟,釋放一種善意,特別是在關稅談判和貿易協定這方面,他試圖在這方面有所突破,以抵消美國關稅的影響。」
目前正值美中關稅戰升級之時,4月29日,彭博社披露,習近平拒絕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,並要求美方取消所謂「對等關稅」,但美國則堅持中方應先作出讓步。中共加強遊說與美方談判的國家,共同反制美方貿易戰。
邢天行:「現在中共通過取消對歐盟5個官員的制裁的立場,其實在人權這方面也做出了一個讓步。從整個大的外交上來講,它對美國是強調『不跪』,而對於歐盟這邊又是釋放出一種『跪』的姿態。」
中共外交部4月29日發布影片聲稱,應對美國關稅戰,中方不跪也不會退讓。
分析認為,中共現在對歐盟和美國一拉一打,試圖分化瓦解。
邢天行:「在地緣政治上來講,歐盟和美國之間始終都不可能徹底的分裂。中共想試圖去拉攏歐盟,使得美歐之間形成一種對立,或者是歐洲保持一種中立,也是不太可能的。因為畢竟就是在體制上在許多方面,中共的意識形態決定了它跟歐洲也是對立的。而美國和歐盟之間,他們只是一個貿易關係上,就是現在的關稅這方面可能是有需要調整的過程。但是並不是本質上的差異。」
由18個國家的官員組成的「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」(IPAC)在一份聲明中說,中方的制裁從一開始就毫無根據,「部分撤回也不應換取實質回報。」歐洲仍面臨對中國的結構性依賴、產能過剩及市場扭曲等重大挑戰等。聲明中提醒歐洲保持警惕,不要貿然恢復跟中方「一切如常」的經貿模式。
邢天行:「IPAC現在對中共這個拉攏政策,顯然是有相當的警覺,那麼他出聲來提醒,就是怕中共通過經濟的誘因來影響歐盟的決策,以削弱美歐在對華政策的團結一致。因為過去的經驗也是中共經常會利用在經濟上的一些讓步,換取就是歐洲國家的在政治上的一些妥協。因此他發出這個聲明,就是要提醒這個歐盟堅持原則,避免被中共的讓步所收買。」
IPAC的核心使命主要是維護人權和民主價值,IPAC成員中包括被中共製裁的歐洲官員或前官員。
編輯/採訪/李韻 後製/ 王明宇